发布时间:2016-06-29
流光徘徊——读陈辉水墨近作
文:张晓凌
20世纪中国画发展无法回避的历史情境永远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从高剑父、高奇峰“岭南画派”的折衷中西开始,到徐悲鸿、林风眠各不相同的中西融合,中国画伴随着西学观念与图式的不断“侵入”而获得发展。这种趋势,进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画谋求突破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读陈辉的水墨近作,其感亦然:在流动着的光影水墨之中,徘徊着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传统”——它的图式美感与传统中国画有所区别,显现出西画的某些特质,但同时它又没有丧失中国画雅淡至美的意象空间。细细辨之,陈辉对中国画独特的感受与表达,是紧承林风眠、吴冠中“中西融合”的脉络发展而来的。
此派“融合”之路不同于徐悲鸿一路——以古典的写实造型为目标,而是将西方绘画中现代性的语言形式融合于中国画注重意趣的笔墨方式之中。相对而言,此类的“中西融合”在画面整体效果上,更能体现中国画的本体特征,也更能有效地在中国画自身美感的表达中创出现代人的视觉感受来。陈辉的画亦然,他将西画光影语言交融于传统笔墨之中所呈现出异样的诗意之美,颇令今日画坛瞩目。
陈辉是一个勤奋而颇具写实功底的画家。从写实油画到抽象油画,再到意象水墨,他探索的足迹扎实而稳重。面对他数量惊人的画作,我仿佛看见:画家在每一个偶然的效果之中,苦苦探寻着他所心仪的那个最终的视觉方式,这是漫长而艰辛的历程。应该说,其近期水墨系列作品便是这一探索历程中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成果——在流光徘徊的水墨之中,显现出一种有别于前人,也有别于今人的诗意之境。称之为诗意,是因为他的画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全新而别样的独特性——某种历史莫名的伤感与现代时尚的轻松,在充溢着西画光影律动的传统水墨中,蓦然向观者传递出一份敏感的情绪,以及如诗一般的非现实的意象空间。我时常为这种情绪所打动,并为之沉醉许久。我相信,打动与沉醉是因为“诗意”之中那浓浓的文化上的厚实与细腻。也正因为这种厚实与细腻的表述,陈辉在绘画的表现对象上获得了某种轻松与自由,无论东方典雅的窗棂屏隔,还是西方华美的教堂立柱,都为其某种情绪的表述所笼罩,并最终获得语言方式上的统一。
陈辉走到水墨这个样式,应该说在中国画坛是比较独特的,很少有人用这样的方式画水墨,他的着眼点在于西画影效果与水墨律动的相互结合之上。他的画面追求在墨色浓淡的流动中自然显现某种视觉上亦真亦幻的光感。这个空间随着光的流动、徘徊与反射,唤醒了某种历史的记忆,引领着我们的思绪在不同的文化元素中游动。因而从根本上讲,陈辉虽然醉心于光感空间的形式探索,但根本意义却在于他以光感的方式让我们重新领悟了历史,从而激起了一种文化的自省意识。
陈辉艺术空间是有深度的,他的作品通过光、通过结构、通过造型,把空间拉开了。这个空间有一点西方画的空间,但是他的色彩观,他的造型观又是非常东方的,调和了诸多的元素,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人,或者没有一定技术理想化的艺术家,是做不到的。陈辉的画带有强烈的研究性和学术性。通过学术积累,渐次产生了今天的水墨画。这样一个品种,放在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里面,绝对就这么一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敢这么画过,这个实验他经过了好几年的探索,达到这个成果,我觉得很不容易,而且我觉得他里面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陈辉独特性的画面在今日中国画的革新中似乎显得更具价值。这种画面的美感有时或许仅仅就是某一瞬间的感受,它很难用语言加以清晰的表述。我们所能尽力的,只是去描述它给我们心灵所带来的情绪上的震动,以及莫名的情绪,也正因为莫名,才足以让我们慢慢地去体会与回味。
(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陈辉,男,1959年生于安徽合肥,1985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院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基础部主任,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美术分部副主任,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北京市高等艺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博士后基金评审专家,中国展览馆协会展示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