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6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李政道
科学揭示宇宙的奥妙,艺术揭示情感的奥妙。
——吴冠中
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TASIES 2019)将于2019年11月1日至3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
“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和艺术大师吴冠中先生发起,作为一个世界级高端学术品牌,备受国内外瞩目。
本届展览及学术研讨会(TASIES 2019)围绕“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从人类认知、生产方式变革、未来教育、艺术范式、设计创新、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领域展开多元对话和思考,探讨艺术与科学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深度融合、创新协同,实现“共商、共建、共享”的永续发展。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推出“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历史回顾,详细介绍已分别于2001年、2006年、2012年和2016年成功举办的前四届活动盛况,不忘使命,展望未来,通过不断推动全球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成果展示及学术研讨,持续促进人类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
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国际文化盛会
李政道教授和吴冠中教授
“着眼于该活动对于增进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互动,并进一步加强以未来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我们对这一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并愿意提供道义和智力上的支持。”
这是2000年11月12日,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长松浦晃一郎给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发来的信函。
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长贺信
2001年初夏,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之际,在李政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的积极倡导和亲自主导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于5月31日至6月17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国际作品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则于6月1日至2日在清华大学隆重举办。
本次活动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得到了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来自19个国家的32所高等艺术院校的112位专家学者,与中国科学界、文化艺术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们相聚北京,结合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和目标。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观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本次活动有721件作品参展,收录论文178篇。无论作品还是论文,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剖析艺术与科学的不同特点与联系,反思艺术与科学的过去和未来。比如多年来致力于核物理研究以及对艺术和科学相结合探索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此次把电子对撞时的情景通过其创意的大型雕塑作品《物之道》表现出来;著名艺术家吴冠中则根据科学家发现的蛋白质结构创意了大型雕塑《生之欲》。这两件作品都体现了物质与生命的美与力量。
《物之道》 李政道创意 卢新华、张烈设计制作
《生之欲》 吴冠中创意 卢新华、张烈设计制作
在国际研讨会上,与会的许多论文作者都赞成李政道先生与吴冠中先生的共同主张, 认为艺术和科学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不可分割。艺术与科学虽然研究的角度不一样,但都是在追求真理。
这是一次在中国文化艺术界、科学界、高等教育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有深远历史影响的国际性文化学术活动。李政道、吴冠中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钱学森,著名建筑设计家贝聿铭、吴良镛,著名学者季羡林、王朝闻,著名画家张仃、靳尚谊、朱德群,日本著名画家平山郁夫,我国著名工艺美术家常沙娜、日本著名设计家六角鬼丈等四十多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科学家担任顾问,充分显示了21世纪中外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教育家联手创造未来,努力探索艺术与科学和谐发展的信念和理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参观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
时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温家宝、李岚清、曾庆红、贾庆林等,以及来自国家各部委、科技界和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分别参观了展览,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展览期间,总计约4万人参观了展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展览现场
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特邀作品回顾
《问君家何处 来自混沌初》 [中国]
苏州刺绣研究所 李政道创意 张美芳工艺监制
《天问》吴冠中 [中国]
第一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
优秀奖作品回顾
《安静的印象》魏二强 [中国]
《北冥之窗》刘巨德 [中国]
《蛾子》约瑟夫·切尔 [美国]
《发光体》莲见智幸 [日本]
《高速火车概念设计》鲁晓波、赵超、龚冯友 、赵首艺 [中国]
《国学研究院》陈丹青 [中国]
《恒》陈辉 [中国]
《焦点透视》孙景波 [中国]
《接力者》李象群 [中国]
《精卫填海》钟蜀珩 [中国]
《静观天语》刘斌 [中国]
《看不见的皮》肯·麦克姆伦 [英国]
《空中点阵》、《流光幻球》曾雨林 [中国]
《螺旋的构成》张柏萌 [中国]
《木板树脂》罗杰·提比斯 [美国]
《诺亚方舟》赵萌 [中国]
《千年墙》西蒙·刘易斯 [英国]
《三十六佛手》杨惠姗 [中国台湾]
《山高水长》林乐成 [中国]
《上兵伐谋》李象群 [中国]
《身体内部的风景》冯峰 [中国]
《十二生肖》周剑石 [中国]
《石罣》隋建国 [中国]
《太平洋·无言书》陈小文 [美国]
《逍遥游》李政道创意 刘巨德设计制作 [中国]
《陶城》郑宁 [中国]
《网络时代的咖啡桌椅》郑曙旸 田青 [中国]
《悬空界》刘旭光 [中国]
《遥远森林》木津文哉 [日本]
《耀云》渡部裕子 [日本]
《夜与昼》李薇 [中国]
《艺术与科学--“金”》吴桐 [中国]
《艺术与科学--“水”》马泉 [中国]
《艺术与科学--“土”》华健心 [中国]
《艺术与科学—“火”》何洁 [中国]
《艺术与科学—“木”》 陈楠 [中国]
《中国文化》李睦 [中国]
《中国杂技》王怀庆 [中国]
《昼与夜》林乐成等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