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展出的水墨实验作品,是2012级和2013级美术学和设计学研究生选修课程“当代水墨实验”课上的部分作业。作为任课教师,能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索和发现水墨的千奇变幻,研究和总结水墨的视觉语言规律,在流动与凝固中寻求永恒的瞬间,是一件十分快慰和享受的艺事。
初见肖婷婷是在2007年的冬天,那时的她正为报考美术类院校努力学习着。看到她拿来一些并不成熟但显灵气的习作,我仿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小姑娘可以塑造。并非应试考试的标准化对她产生了多少影响,而是艺术的敏感和直觉让她与其他考生拉开了距离。艺术萌芽的出现或多或少为婷婷建立了信心和实现理想之路的决心,她尽情展开着驰骋的翅膀,执着地追求艺术的梦想。凭借着她的天赋和与生俱来艺术感觉,就在第二年的夏天,婷婷收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国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步入了放飞艺术理想的殿堂。
对艺术作品的学术性评价要看它是否有深入研究的价值,能否站在学术前沿,体现文化内涵,揭示艺术本质,形成艺术理论体系下的美学价值观,在表现形式上有对传统继承的创新性和研究性。即能在艺术前瞻性的纵线上研发深度,又能在艺术比较的横线上拓展厚度
综合训练这门课程是当代艺术教育不容忽视的环节,它不仅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同时对各专业的创作起到了多元的探索和创新作用。它是对单一模式化教育的挑战,是新时代发展时期艺术教育的必然趋势。当一种艺术拒绝向另一种艺术借鉴和学习的时候,它必然会没落。一种教育体制不吸纳和注入当代的斯学科,它必然会走向衰败。笔者暑假有幸赴欧洲考察,了解了国外部分艺术院校教学情况反培养人才的思路。这就是将发散性思维与多元化的创作设计表现作为宗旨,注重的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这与我们对基础的要求在观念上是不同的。我们往往右的是画面
色彩习作与速写训练自从美术学院化教育开始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对此课程的研讨与争论,这似乎成了不可回避但又需反复思考且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色彩与速写课程将如何传承、发扬、创新、并梳理出艺术教育基础课程体系的科学规律和发展脉络是摆在我们艺术教育者面前的重要内容。艺术教育的特征应该是:一、帮助学生树立艺术理想。二、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
中国当代艺术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是由中国新锐艺术力量奋进和崛起而引发的,是目前中国艺术呈多元气象之所在。他们的艺术实践是对传统价值观重新思考的解读方式,是对当代艺术脉动的敏感和对艺术价值取向的反思与探索。站在国际艺术视野的背景中审视中国当下艺术的发展趋势和本土文化所应承载的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可以看到他们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直觉,对艺术批评中的对峙争鸣与宽容态度兼收并蓄,使他们拥有的艺术理想和探索精神得以实现。
科学化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没有科学化就没有现代化,制定科学化的艺术教育规范体系,有助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巩固和能力的发现。 多元化是学院化教育必要的一种艺术教育方式。它反对师承一家,强调广纳博引,兼收并蓄,吸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多元化带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增添了活力和繁荣的气象,拓展了学术问题的横向交流和纵向发展,是当代艺术运动的发端和任何新流派诞生的必然原因。
尖端也好、前沿也好产于基础研究深入性和普及性及对学科交叉性的研究。然而基础学科也只能充当基础研究的角色,而不能成为前沿学科。但是前沿学科的基础,况且,基础学科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时之工的短期效应,没有若干年的积累,没有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是很难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更难以为前沿学科提供后援。从目前来看,尤其是应用学科所具有的良好社会效益和商业优势,基础学科总的看来处于相对弱势。很难快出效果,特别是计划经济体制的教学体系,许多先进前沿的学科和成果更带有市场消费性,而基础学科不能取代交智能、高效率、先进
当代水墨画的国际性促进了实验水墨画的多极化,它是多种文化相融,联姻的结果。多极化必然呈现水墨艺术的繁荣,繁荣的艺术一定有新的气象,在当今的架上绘画出现普遍危机的情形下,艺术表现语言走向多元综合是一种必然。西方的新绘画运动能从现代主义的低谷走出来而绝路逢生,决定性的因素就是宽容性,即折衷主义的多元化风格并存。
在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界限逐渐模糊的今天,水墨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西方绘画保持着距离和相对的独立性是可贵的。然而,时代的发展与推进,水墨画也逐步从少数文人精英画中解脱出来,将时代性、民族性的本土化意识融合于了外来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多元了,我们的态度宽容了。从纵向的艺术脉络上传承和发扬,从横向的艺术现状上借鉴与移植,古曲可以新编,洋腔可以中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