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源辽阔,边疆民族地区相对与内地更具原始的痕迹,原生态的体征,原汁原味的风貌。由此构成了人文特征、地貌特征、建筑特征于一体的极具个案性、特征性、民族性的历史与时代相交汇的叙事画卷。
对于传统,我们的态度是学好笔法墨法,习其精华,师其精神,特别是古人对自然观看方式和崇尚自然的心境,在吸收与消化之后进行变通。传统是动态的,发展的、更新的,继承传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展和创新。传统也是边统边传。 同时,我们还要倡导艺术的包容与借鉴、纵向承传、横向移植、吸纳传统文化、嫁接西式语言。
中国画通过写生方式,以笔墨直接表现物象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训练过程,需要悟性与实践的不断锤炼和长期积累,从笔墨赋形到以形写神的不断完善,笔墨才能得以精进与提升。
出生成长于江淮大地的陈辉教授,自幼涵咏在皖山碧水的旖旎景致之间,安徽的一方风貌人情与文脉渊薮,为他步入个人新意迭出、灵动深邃的水墨世界,奠定下最初的创作源泉。
笔墨的运用和选择是动态多变的,但笔墨又是特定画面里的独立存在形式。没有一成不变的笔墨,也没有离开造型而孤立存在的笔墨。笔墨是造型的载体,笔墨当随造型。
我与雁滨先生相识不长,但唯与他作品的气息相通而似故交。中国山水画造境是墨客文人表达的胸中丘壑,是心中之象。它不以重复自然和再现客观物象的准确度为艺术标准,但以道法自然为依据,注重心源,崇尚画品,妙于像外。
进入陈辉老师的工作室前,我有着对艺术家本能的理解:丰富的书籍、工具,未完的作品……即使凌乱,也在情理。走过短短的过道,映入眼帘竟然是非常整洁的一幕:洗净排好的笔,各种形态的印章静静躺在托盘里,未完成的画铺在地上,都折得平整。茶杯大的器皿里,养着绿植,叶片健康。
2010年,在第四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陈辉的《中国文化》系列之二获得优秀奖。评委们并未以颁奖辞或其它什么方式来说明它受到青睐的原因。我私下揣测的理由是,陈辉所创造的光影迷离的幻象,是对平庸单调评选工作的最好补偿。作为新水墨探索之作,《中国文化》可谓集中了陈辉近年来关于“光影”叙事的积极成果,从中不难看出中国画当代形态探索的智慧抉择与有效途径,而以光影叙事所强化出的乡土景观
《写实国画新技展示》(1995年)、《绚烂明丽——陈辉》(1999年)、《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陈辉》(2006年)和《大气影像》(2009年)清晰地勾勒出了陈辉艺术发展的轨迹。它们所呈现的是一个艺术风格和创作主题不断变化的陈辉,先从写实国画风景转向色彩绚烂的半抽象静物,继而转向纯以水墨来表现的充满光感和空间意象的风景和室内景物
陈辉像是为了他的这些画来到这世间的,与生俱来的还有他那单纯、明净、从容、优雅的灵性,——而这些画也似乎等了他许多年。